“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合格党员四条“硬杠杠”

本文由第 一公 文 网 收集 整理公文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合格党员四条“硬杠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同时,他为党员干部划出了四条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
  明底线、守底线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这四条底线都不能踩、不能越。

  党员干部要有敬畏法律的自警。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在花花世界的无限诱惑下,部分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有的甚至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逾越法律红线、触碰法律底线,把法律当作一把“折扇”,需要时扇两下,不需要时束之高阁。中国有个成语叫“无法无天”,就是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从刘青山、张子善,到周永康、令计划,无一不是罔顾法律规则,走上“不归路”的。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严守法律底线,不越雷池半步,把“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深深烙进心里;要带头学习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要常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把法律当成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利剑”,时刻警醒自己。

  党员干部要有循规蹈矩的自觉。“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循规蹈矩并不是死守条规、不知变通,而是遵规守纪,处事讲原则、守法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三国时期,曹操的坐骑违反军令,践踏了百姓的庄稼,按律当斩,他执意要自刎,在众将士的请求下,割发代首,以儆效尤。十八大以来打下的“老虎”“苍蝇”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前期守规矩、后期坏规矩,最终为不讲规矩、不守规矩付出惨重代价的。“循途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对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而言,循规蹈矩就是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自觉坚守党的各项政治纪律,明令禁止的事坚决不能做,明确规定要做的事坚决执行。

  党员干部要有落实政策的自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的理论、纲领和主张的具体体现,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一个党员干部要想执行政策不偏不倚、落实政策全面到位,首先就要系统地学习好掌握好政策,理解其深刻内涵,做到熟悉主要内容,熟记重要条文,把握总体趋势。其次,要从严执行政策。能不能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是检验党员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中央的决策上打折扣。”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规范程序,成为政策的有力执行者。最后,要创造性地落实政策。政策具有原则性、实效性和灵活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运用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对策,更好地适应工作实践和群众需求。

  党员干部要有信行道德的自律。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的著名讲话中提出,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做人的角度对全党提出了思想道德的要求。纵观党的发展,凡是能有所成就、得到群众认可的党员干部,无一不是坚守道德底线的人。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展示了一名合格党员干部的“道德名片”。干部的道德底线,就像大楼的地基,地基打得牢固,楼才建得好、建得高;反之,楼要么建不起来,要么盖得越高越容易倒塌。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在道德底线面前,保持平和心态,做到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静心静气培养自己的定力,自觉追求党员干部应当具有的崇高的道德境界,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习总书记划出的四条底线,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做合格的党员干部,就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对照“四条底线”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

本文由第 一公 文 网 收集 整理公文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5-17 12:30:22
上一篇:《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体会:胸中有量 胸中有质 胸中有度
下一篇:2016严肃换届纪律心得体会
网友评论《“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合格党员四条“硬杠杠”》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