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精神的家园—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随感

守望精神的家园—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随感
  
  &bsp;&bsp;&bsp;一谈到哲学,相信大多数人立即会生起望而生畏的感觉,不说那高头讲章、煌煌大著,单是那一大堆艰深晦涩的哲学术语,什么存在、本体、意志、表象、绝对理念、相对真理……就足以让大多数人头大如鼓、敬而远之。由此及彼,普通人免不了会猜想,哲学家的头脑,大概每天塞满了“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之类的问题,哲学家的形象,大都是一副严肃深沉、苦头巴脑的样子。
  读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东方出版社,996年6月第版),让我改变了对哲学的印象,也改变了对哲学家的印象。人常说,读好书如晤老友。阅读《守望的距离》,就是与知交好友谈心。俨如某个长夏或寒冬的午后,偶遇多年知交,两人临江凭窗,倚几而坐。一杯清茗,茶香氤氲,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天上地下、谈古论今,家长里短、嘘寒问暖,或予人喜悦,或催人猛醒。至于窗外不管是云淡风轻还是黑云压境,是渔舟唱晚还是溯雪临江,都是一副绝妙的对谈背景图。
  《守望的距离》是一本随笔类的散文集,全书共收集了周国平983年至995年4月的散文4辑37篇(章),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人生体验等等,文笔清新流畅,可读性很强。虽然是散文集,但全书的主线还是很分明的,主要围绕“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一问题在展开。这是一个千古之问,古今中外,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多少哲学家从心底发出过这样的呐喊,并竭尽所能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是哲学家的使命,也可以说是宿命。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问题可能太深奥,也可能无暇去想,既然想不明白,想了也白想,干脆不去想它,想这劳什子有啥用?既当不了吃的也当不了穿的,还不如抓紧赚钱过日子实在;也有一些“明白人”,觉得人生苦短,何必做无用挣扎?不如“难得糊涂”,且享受眼前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花开堪折直须折。
  要说今天我们这个世界,这两类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曾经读过一个故事,具体记不清了,大意是这样:有人到西部去,碰到一个放羊娃,问:你放羊为什么?答:赚钱娶媳妇。娶媳妇干嘛?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可能都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实际上仔细想想,我们许多人的生存状态跟这个放羊娃有什么区别?是的,我们每天很忙,忙工作、忙学业、忙考级、忙赚钱、忙这忙那,忙得顾不上给年迈的父母打个电话,忙得忘记了结婚纪念日,忙得没有时间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乃至于忙得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几斤几两,最后忙得忘了回家的路,成了一个失魂落魄的人……“许多时候,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暇想及死亡。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的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也许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一路上低着头急急忙忙赶路,临终了才发现,“为什么急着赶路”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却从来没有想过,等到醒悟过来,可惜来日无多,为时已晚。
  有人可能会不屑的说:活着就是活着呗,有什么好问的?也有人可能会用一句俏皮话来反驳:不管你问还是不问,人生的终点都在那里,不偏不倚。可惜的是,你忽视它、装作看不见它,并不等于它就不存在。对于人生,我们许多人采取的就是这种鸵鸟主义的态度。殊不知,“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等的滋味》)不知道这是我们的幸还是不幸。有时候想想,做一个快乐的放羊娃未尝不可。但人终究不是动物。人作为有灵性的生命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反思这种存在是进化之必然。正如作者所说:“我绝对不赞成把无感觉状态说成幸福。”麻木的幸福与清醒的快乐决不能同日而语。放羊娃们迟早有一天也会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提出质疑的。
  与放羊娃相对的,是一些“明白人”的活法。他清楚的知道人生难免一死,为了对抗这必然到来的死亡恐惧,他们纵情享乐,在声色犬马和醉生梦死中麻痹自己。“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是,面对空虚、饥渴的灵魂,纵然人世间所有的美酒陈列于前,无奈“举杯消愁愁更愁”;纵然人世间最好的美色横卧于怀,终归“花落人亡两不知”。死生之事亦大矣,这个问题不弄明白,不管你迷糊还是清醒,你的人生恰如一叶孤舟迷航于无边无际的大海,无论你多么努力,到头来不免落得个“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好含恨而终。
  面对“活着为什么”这一命题,我们多少会有些尴尬:认真追究,可能会陷入虚无和恐惧;一味逃避,与放羊娃又有何异?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来探讨这个问题,并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此予以回应:“活着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即使我们所寻求的一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来是虚幻的,寻求本身就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活下去。”(《从生存到存在的途中》)“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人生寓言》)在他看来,追求生命的厚度,其意义远过于生命的长度;生命过程的精彩,远比生命结局的圆满重要。生存的意义,就在于生存过程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人生百味,均被认为是有价值、有存在感的体验,这些情绪体验进一步升华,就成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因此,“凡真正的艺术家都视创作为生命,不创作就活不下去。”由此看来,追问“活着为什么”,不是为了了生脱死,而是为了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换言之,追问“死”,是为了更好的“生”。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不是纯粹谈哲学,哲学不过是他感悟生命和思考人生的切入点。他写自己的“爱与哀愁”、写人生的“存在与虚无”,写两性的“性爱与婚姻”,写生命的“惊喜与脆弱”,写人性的“真实与虚伪”,笔触冷峻而温暖,犀利又不乏柔情,既具哲人的理性与智慧,又有诗人的敏感与多情。我们读《家》、《心疼这个家》、《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爱书家的乐趣》、《论怕老婆》、《调侃婚姻》等篇章,感觉写的就是我们自己;读《哲学世界里的闲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等文章,让我们领略了他的真性情、真风采;读他的《人生寓言》诸篇,在听故事的同时,不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明悟;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在潸然泪下的同时,心里面会泛起对生命的敬畏和挚爱。
  周国平对于人生的这种感悟,与其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周国平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北大毕业即遭遇“文革”,下放湖南洞庭湖和广西山村,在广阔天地锻炼了十年后,978年考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毕业后留院,主要研究尼采,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颇深。先后经历了三段婚姻,其间又连遭老父突亡、爱女夭折、妻子离去等变故和打击。面对这么多的苦厄和不幸,作者用智慧和热爱,把生活的苦果酿成甘美的醇酒,把人生的失意变成诗意的人生,这正是周国平比一般人、一般哲学家可贵的地方(尼采也洞察人生,却陷入了人生的虚无而变得精神失常)。哲学于他不仅是一种兴趣、一门学问,更是生命的吟唱和灵魂的舞蹈。在他的文章中,甚少“启蒙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和一般文人的虚饰矫情。读周国平的文章,我常常不禁感叹:这家伙怎么会有这么深刻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为什么每一句话都能说到我的心坎上?在这里,请允许我引用书中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感受:“我们读到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以概括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也许颇为贴切。在这个物质化、庸俗化、快餐化泛滥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倾听来自灵魂的声音,是多么的不易。时代需要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生命呼唤回归质朴和本真。诚如作者在本书序中所言:“‘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读周国平,于我而言,又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情感的升华。朋友,当你在人生之路匆匆跋涉、负重前行时,请稍稍驻足,整理一下凌乱的行囊,倾听来自灵魂的声音,看看自己遗失了什么,应该去追求什么。在这个高温炙烤的苦夏,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一杯清茗,捧一本《守望的距离》,随便从哪里翻起,静静地读,细细地品,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4-08-17 11:42:29
上一篇:战士《军歌嘹亮》读后感
下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力量》观后感
网友评论《守望精神的家园—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随感》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