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政府工作报告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收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保障促进&ldqu;蓝色xx科学崛起&rdqu;。现将我局20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收支管理,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ldqu;时间过半任务过半&rdqu;目标,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财政部门增强主业意识,狠抓增收节支,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基础上,全市财政运行态势良好。
基本情况。
&dsh;&dsh;20x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8,052万元,同比增长233%,完成年初预算的5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3,308万元,同比增长255%,完成年初预算的57%。
&dsh;&dsh;20x年上半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66%,同比增长203%;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49,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63%,同比增长52%。
2主要特点。
总体来看,20x年上半年全市财政运行呈现&ldqu;增幅较快、质量良好、保障有力&rdqu;的特点。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我市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233%)比全省各市平均水平(35%)高98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二是税收为增收主动力,收入质量良好。税收收入完成925,059万元,同比增长22%,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6%。三是支出结构优化,保障有力。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突出保障民生,上半年全市九项民生支出合计达794,596万元,同比增长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9%,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省前列。重点支出保障到位,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有轨电车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支出36,075万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市本级该项支出同比增长了439%;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我市实施办法,严控一般性支出,实行公用经费&ldqu;五个零增长&rdqu;,完善行政经费节约考核机制,205年上半年,全市行政及参公预算单位&ldqu;三公&rdqu;经费支出7,67万元,同比下降2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7万元,同比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费9万元,同比下降74%;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37万元,同比下降242%;公务接待费2,640万元,同比下降34%。
3主要措施。
收入方面,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大扶持企业发展的产业资金投入,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大力培植财源税源。依托财税联席会议、市区财政局长座谈会等加强对收入形势的分析研判,落实局领导分片抓收入办法,促进应收尽收。狠抓非税收入征管,包括:开展应收款专项清理工作;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信息化建设;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管;规范境外企业利润管理;抓好专营费收入、小汽车号牌拍卖收入,等等,多渠道挖潜增收。
支出方面,一是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遵循&ldqu;先有预算、后有支出&rdqu;的原则,在细化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加强支出管理。二是落实支出进度通报机制、约谈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率。三是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积极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加大财政性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力度。四是支出结构继续优化。&ldqu;三公&rdqu;经费支出持续下降,腾出财力保重点支出、民生支出。
(二)发挥财政杠杆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市本级年初预算安排扶持产业发展资金2002亿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战略性产业发展、外经贸增长、节能减排等方面,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重点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一是安排校企合作专项资金7,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高等院校与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提高我市企业创新能力;二是安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资金2,00万元,研究开发费补贴5,000万元,鼓励我市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研发费投入力度;三是安排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金,500万元,鼓励企业、大学和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平台开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安排专利资助及奖励资金300万元,鼓励本市单位及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产权意识;五是安排产业转移专项资金,000万元,促进我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2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是安排新能源汽车经费2,000万元,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重大生产、研发及产业化、公共平台、示范应用项目;二是安排生物医药补助资金,500万元,加快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三是安排旅游产业专项资金,000万元,支持旅游企业项目落户与建设,规模扩大与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四是安排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000万元,树立我市会展业企业标杆,支持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展会、会展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xx会展业整体宣传推广等。
3促进外经贸稳增长调结构。一是推动进出口稳定增长,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大力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扶持培育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二是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安排电子商务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我市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和电子商务环境建设模式创新等;三是安排对内对外招商引资考核奖励金500万元、鼓励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000万元,进一步调动有关部门和各区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对总部经济的引资力度。
4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安排金融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金融机构落户、构建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实施上市奖励、全面提升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水平,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等;二是安排&ldqu;四位一体&rdqu;融资项目资金3,000万元,通过财政贴息和提取政府风险准备金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三是安排创业投资引导基金0,000万元,加大力度鼓励境内外企业、金融机构等有关企业在我市进行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壮大我市资本市场创业投资主体;四是安排扶优扶强贴息资金5,000万元,进一步降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成本。
5打造海港、空港两大经济发展引擎。一是安排提升高栏港集装箱吞吐量专项资金3,400万元,引导集装箱货运向xx高栏港区聚集,促进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提升xx市及周边地区产业竞争力;二是安排航空发展专项资金8,000万元,扶持xx民用航空运输业发展,鼓励航空运输企业及包机人在xx机场发展客货运业务,增强xx航空运输业的竞争力;三是安排航空产业园补贴资金5,000万元,大力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项目的引进、技术研发、贷款贴息等方面,全力助推xx航空产业园的快速发展。
6落实收费减免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包括:建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常态化公示制度,在xx市政府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公布相关目录清单,并根据项目变化的情况及时更新目录清单。落实国家和省级政府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并通过网站、微搏、在办事厅显眼位置张贴免征缓征通知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监督,规范收费行为,确保收费减免政策惠及企业。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民生保障力度,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制定修编《xx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纲要(20xx-20xx)》,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4项基础服务和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4项保障的基础上,将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保障两个项目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畴,并细化阶段目标和保障措施,明确服务项目标准和支出责任,完善财力保障措施。
2落实民生保障资金。上半年全市九项民生支出合计达794,596万元,同比增长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9%,民生实事资金保障到位。
3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教育方面,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从750元提高到,50元、初中从,50元提高到,950元。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管理办法、协议的起草和修订,推进教育均等化发展,促进在珠高校更好地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文化方面,积极推动我市筹办国际赛事活动,为举办&ldqu;第一届xx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钢琴、小提琴&rdqu;做好经费保障。制定出台《xx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指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工作方案》,208年各区(经济功能区)实现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指数比20x年翻一番,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指数达到珠三角地区领先水平。落实公交优先战略,预算安排资金69亿元,推动公交优先、加快淘汰黄标车等。医疗卫生方面,20x年部门预算中安排医改类专项经费23,030万元,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补助、公立医院专项补助、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等保障到位。社会保障方面,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达到每人每月2,685元,该项水平位于全省第三;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350元,该项水平位列全省第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400元,高于国家和省标准,位于广东省前列;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从,200元/人/月提高到,300元/人/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580元,全市共5,840户9,062名低保对象受惠,底线民生&ldqu;兜底&rdqu;到位。住房保障方面,上半年落实南屏水库保障房建设资金,审核保障性住房管理维护支出60万元,为600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一季度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4万元,以及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等相关工作。就业保障方面,205年市级财政安排就业补贴资金,257万元,此外从失业保险基金、上级补助资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方式促进就业创业。
(四)千方百计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切实保重点保信用。
加强学习调研,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上门走访交通集团、城建集团等市属企业,与市内各家银行座谈交流,协调解决融资难题。围绕政府投融资问题,先后前往广州、深圳等周边市学习调研,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参加全省PPP专题培训班,明确下一步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工作思路与方向,为筹措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开辟新渠道。
2及时拨付项目建设资金。上半年共审核拨付市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277亿元,有力保障了市政府投资项目顺利推进。严格把好项目支出的审核关,督促建设单位依法依规推进项目建设。
3及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20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偿还贷款本息合计530亿元,上半年累计支出238亿元,完成率为464%,保信用落到实处。
(五)加大财政强农惠农投入,推动&ldqu;三农&rdqu;发展。
上半年,在市级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市本级财政共投入各项支农资金90,578万元,包括转移支付支出54,256万元,有力促进了&ldqu;三农&rdqu;发展。
大力推进幸福村居建设。今年全市安排2亿元幸福村居建设资金,其中上半年支出2亿元,进一步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落实财政惠农政策。上半年,全市落实种粮补贴面积68万亩,市财政拨付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补贴资金,0565万元、基本农田经济补偿资金3,8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资金,757万元,切实稳价惠民。
3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拨付雨水污水管网泵站养护补助资金94958万元,市三防预备费223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484万元。
4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上半年,上级批复斗门区莲洲镇上横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斗门区斗门镇斗下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2,398万元。xx市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申报的6万头仔猪扩繁基地项目和xx市炽达有限公司申报的万头无公害生猪改扩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2,708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860万元。
5保障扶贫开发资金需求。预算安排扶贫专项资金7,20万元,上半年已拨付阳江、茂名、高州等扶贫点&ldqu;双到&rdqu;扶贫开发资金3,45万元,四川省对口帮扶点扶贫资金25万元,市内&ldqu;双到&rdqu;扶贫开发资金590万元,促进对口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六)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生态产业建设,完善财政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先后出台《xx市财政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办法》、《莲洲镇生态保护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方案》,构建生态补偿财政补偿新机制,增强生态保护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上半年,根据《莲洲镇生态保护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方案》,拨付了莲洲镇2,800万元。根据《xx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扶持激励办法》,拨付了斗门区8,500万元。根据《xx市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办法(暂行)》,拨付了斗门区3,853万元,真正让&ldqu;绿水青山&rdqu;变成&ldqu;金山银山&rdqu;,从根本上保护和调动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2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一是安排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专项资金900万元,推进我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包括支持减排技术创新、企业减排项目、区域减排项目等;二是安排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300万元,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微水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及农村节能减排等;三是安排节能专项资金2,080万元,推进我市全社会的节能降耗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清洁生产实施,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支持生态工程建设。根据《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要求,20x年底,我市需完成5万亩森林碳汇造林任务(其中市2万亩,斗门区3万亩),市财政通过以奖代补进行补贴,斗门区上半年申请奖励590万元已落实资金。积极争取省补资金,20x年省补助我市生态公益林项目,095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9935万元。
(七)深化改革创新,健全财政体制机制。
贯彻落实新预算法要求,加快建设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财政制度。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根据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提出深化我市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了6个方面38项改革任务,现已报市政府审议。(2)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市财政局成立了零基预算改革小组,制定零基预算实施方案,206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正式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方式。(3)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印发《xx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资金来源、使用管理、监督检查等具体规定,以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提升中长期财政收支稳定性。(4)全面公开部门预算信息。按照新预算法要求,除涉密单位外,其余230家预算单位全部进行了部门预算和&ldqu;三公&rdqu;预算信息公开。
2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包括:()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事项通知》(珠办会函[204]68号),开发启用&ldqu;xx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平台系统&rdqu;,通过建立财政和部门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和公众之间相互联结的专项资金项目库,实现专项资金的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和使用情况公开。(2)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在用好财政增量资金的同时,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05年上半年,对于结转两年以上的项目资金继续进行统一清理,共收回202年及以前项目资金724亿元,待调整预算时统一安排使用。(3)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强专户资金的审核拨付管理,完善&ldqu;账管分离&rdqu;。落实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每月通报预算单位、重点项目和各区支出进度情况,督促加快预算支出进度。(4)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编制滚动性动态报表,每月初向市政府及有关领导报送全市政府性债务月报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组织全市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205年上半年债务情况填报工作,按时完成全市政府性债务系统数据的编审、汇总及上报工作。
3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印发《关于做好xx市204年度财政绩效管理项目和部门自我评价工作的通知》(珠财[205]38号),明确自评工作的范围、评价内容、工作流程和要求,自评后大部分项目单位自评资料将提交第三方评价专家实施绩效评价。
4加强财政投资审核把关。制订《xx市财政投资审核中心决算审核操作规程》,规范财政投资审核行为。20x年上半年,共审核项目26个,送审金额5457亿元,审核资金5226亿元,核减金额23亿元,上缴国库00亿元,核减率423%。
5加强行政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牵头开展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规范工作,清理整改工作于2月5日完成,省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市清理规范办公用房工作的成效。完成204年行政事业资产统计报表汇总上报工作。截止至20x年xx月,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2,94,63775万元,初步摸清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严把资产处置关,上半年共受理审核市本级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申请90批次,涉及资产账面价值6,000万元,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6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包括:()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措施。先后印发《进一步规范分散采购和单一来源项目监管通知》、《关于政府采购相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快205年政府采购工作进度的通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推动部门单位加快预算支出进度。(2)做好代理机构考核监管工作,对全市22家社会代理机构的执业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社会公开。联合监察、审计部门,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进行业务考核。(3)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政府采购案件。上半年,政府采购监管办公室共接收案件7个。(4)转移下放保税区政府采购监管职能。保税区政府采购监管职能将于20x年x月x日起转移下放保税区财政部门,全市行政区及功能区的采购监管体系将构建完成。
7做好集中支付和集中核算工作。市直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覆盖面达00%。上半年,共办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52,269笔,共746亿元。纳入支付中心会计集中核算的市直预算单位有223个。
8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完成各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代理记账管理、会计师事务所检查等工作。
9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包括:()牵头启动财政资金实施股权投资管理改革工作,草拟《关于市财政经营性资金实施股权投资管理的意见(试行)》,为开展财政资金股权投资试点改革奠定制度基础。(2)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改革,完善市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体系。(3)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抓好组织协调和政策宣传工作。x-x月,&ldqu;营改增&rdqu;为全市纳税人减税425亿元。
0抓好财政信息化建设。包括:()推进财政信息化&ldqu;云平台&rdqu;建设,搭建信息&ldqu;高速公路&rdqu;,提高各单位办理财政业务的工作效率。(2)按照&ldqu;一个数据仓库、一个标准、一条主线&rdqu;的原则,推进财政业务一体化平台(二期)建设规划。(3)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功能,推进基础数据同步更新、统计报表优化等功能。
(八)强化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
构建&ldqu;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管理&rdqu;四位一体的&ldqu;大监督&rdqu;财政运行体制和监督机制,形成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紧密融合,切实推进依法理财。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包括:()完成20x年本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20x年上半年完成6家单位的检查结论,同时补收财政非税收入02万元、补缴各项税款552万元。(2)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扶持领域的行业检查力度,本年度将农业、环保、粮食行业列为检查重点,并开展市、区上下联动检查。(3)加强对尚未纳入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实行动态稽查监督,完善我市市直非集中核算事业单位财务巡查相关制度规定,上半年对市属五家机关幼儿园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摸清财务状况,为下一步财务巡查打好基础。(4)组织开展对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自查工作,摸清全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规模、类型以及项目管理情况,发现问题不足,改进管理措施。
2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包括:按照强化财政内部稽核的要求,明确各科室、单位分工及权限,在科室内部根据需要设置稽核岗位和不相容岗位。完善财政内部按照资金流向的循环监督系统,一个环节监督下一个环节,实现财政监督工作动态化。
3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在不断加强财政监督工作的同时,主动积极接受人大、审计等外部监督。包括:()继续推进与市人大、市审计局联网的&ldqu;实时在线预算监督系统&rdqu;建设,实时动态性成为人大实施预算监督的新常态。(2)配合审计部门开展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和各项专项审计。上半年,我局接受市审计局&ldqu;20x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rdqu;、&ldqu;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项审计&rdqu;、&ldqu;20x年社保基金审计&rdqu;、&ldqu;20x年保障性住房审计&rdqu;、&ldqu;20x年和204年用电城建附加费专项审计&rdqu;,积极配合提供所需资料并做好解释工作。(3)市直属230个单位的部门预、决算信息和&ldqu;三公&rdqu;经费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九)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以开展&ldqu;三严三实&rdqu;活动为契机,查摆不严不实问题,立行立改,加强财政部门自身建设,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和提高执行力。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精神;学习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精神,提升干部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和培训制度,局党组带头开展集中学习,周昌局长为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上党课,局党组成员参加所在支部专题学习会、上党课,邀请财政部科研所、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改进&ldqu;四风&rdqu;,整改不严不实问题,全面整治局机关国内差旅、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章立制推进长效化常态化。推进&ldqu;云平台&rdqu;建设,切实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四是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吸取财政系统违法违纪案件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强化队伍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排查,规范权力运行。
除以上重点工作外,我们还稳步推进了财政其他方面工作,财政法制建设明显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各环节工作更加协调,非税收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财政票据监管、港澳企业服务管理等工作稳步推进,机关扶贫济困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序开展。
20x年上半年,我市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预算执行的刚性和均衡性有待增强。各部门年中预算执行要求追加预算随意性大,预算约束弱化,资金使用还存在&ldqu;重分配、轻管理&rdqu;和&ldqu;重支出、轻绩效&rdqu;的情况;专项资金种类仍然过多,撒&ldqu;胡椒面&rdqu;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区域间财力差距拉大。在融资渠道收紧的形势下,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门肢解财力、固化财力分配的情况仍然突出;虽然加大了对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力度,但结余结转资金规模依然过大;同时,全市财政收入分布不平衡,部分区财源基础薄弱,区域财力水平差异很大。三是现代财政制度需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调控作用有待提高。目前财政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同时,中央、省、市、区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不能完全适应。四是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党员干部奋斗精神弱化,改革创新意识淡薄,安于现状、畏难情绪和老好人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以上问题,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x年下半年财政工作要点
205年下半年,全市财政工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ldqu;稳中求进、改革创新&rdqu;为总要求,扎实开展增收节支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工作,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财政管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财政收支管理工作。收入方面,重点抓好3项工作:一是做好20x年预算编制工作。按照零基预算改革要求,进一步编实编细编准预算,从源头上提高预算绩效。切实转变财政收支管理理念,将预算审核的重点由财政收支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提高预算管理的统筹能力和可预期性。二是抓好收入组织工作。在继续加强财税监测分析、提升预算执行分析预测水平的基础上,完善抓收入工作机制,确保应征尽收,确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任务。三是确保收入质量。密切关注部分区收入质量下降的问题,加强工作指导,研究实施提高收入质量政策措施。
支出方面,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保民生、保运转。保障落实预算确定的法定支出、市委市政府已定支出、重点项目支出及民生支出的需要。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ldqu;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rdqu;,提升预算刚性。三是抓财政支出进度。加强财政支出监控,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资金审核进度,及时办理资金拨付手续。执行约谈、通报制度,尽可能实现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四是坚持厉行节俭节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ldqu;八项规定&rdqu;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ldqu;三公经费&rdqu;开支和一次性支出等严格把关,加强行政经费节约考核,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二)落实好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财政政策。学习借鉴深圳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和措施,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一是支持加快组建政府(国有)背景的科技创新投资平台,着力完善我市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扶持一批行业协会、创新联盟等科技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私募股权、融资租赁、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财务公司等投融资机构。二是充分利用横琴自贸区优势,大力推动横琴财政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三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在专项资金使用方式上,探索从创新源头上扶持的办法。尝试通过引导基金、投资补助、风险补偿、费用补助、资本金注入等多种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ldqu;四两拨千斤&rdqu;的作用,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和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多元投入、循环使用、持续放大的有效机制。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一是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学习借鉴惠州等先行试点市的做法和经验,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机制,探索基本公共服务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考评机制。二是扎实推进新十件民生实事。下半年继续办好市政府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强化底线思维,完善财政投入&ldqu;雪中送炭&rdqu;的托底保障机制。三是持续改善民生。在落实现有惠民政策的基础上,下半年要推进的工作有: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各方面的保障水平,准备出台《xx市残疾人助学补贴办法》、《xx市残疾人就业补贴办法》和《xx市残疾人医疗保障及康复救助实施方案》;规范政府资助养老机构行为,准备出台《xx市养老服务机构资助暂行办法》和《xx市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暂行办法》;认真学习国家和省的政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四)落实好财政支持&ldqu;三农&rdqu;发展的各项政策。严格按照市人大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抓好农林水事务等各项民生支出,并督促各相关单位加快项目申报及资金使用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和效益。认真组织支农专项资金项目评审,规范资金分配程序,加强对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检查监督和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持续深化财政改革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改革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编制我市财政&ldqu;十三五&ldqu;规划。制定财政&ldqu;十三五&rdqu;专项规划,保障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启动研究中期财政规划。牵头制定中期财政规划和部门预算中期规划管理办法,并于20x年正式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三是继续完善人大实时在线监督系统。根据李嘉书记在检查人大实时在线监督系统时的要求,继续完善监督系统,增加政府采购、基建支出等监管专题,增强人大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力度,让人大代表更好发挥监督作用。四是继续推进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按照财政部《财政专户管理办法》(财库〔20x〕46号)有关规定,依法依规清理整顿专户。五是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学习、培训、推广、运用工作。六是创新财政投资审核工作模式。建立审核专家库,研究引入专家会审、复核的方式方法;研究一般性复核与全面复核相结合的方法;完善三级复核制度;建立业务会审制。七是跟进项目绩效自评及开展重点评价工作。年底前从参加自评的项目中选出2-4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形成综合的绩效评价结果。做好20x年度部门预算中00万元以上项目绩效评审工作,将专家评审结果作为项目入库和编制20x年部门预算的参考依据。
(六)狠抓财政监督工作不放松。一是推进20x年度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对我市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特别是&ldqu;三公&rdqu;经费、预决算执行情况进行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做好20x年省级财政专项自查自纠工作。按照省财政厅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实施自查自纠工作,查摆问题,建立整改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七)认真开展&ldqu;三严三实&rdqu;活动,提高财政工作执行力。按照市委&ldqu;三严三实&rdqu;专题教育部署要求,落实我局&ldqu;三严三实&rdqu;工作方案,从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等方面着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提升党员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全局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勤奋工作、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bsp;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5-11-29 19:27:24
上一篇:增补工会委员的报告
下一篇:小商品批发市场有关情况汇报
网友评论《财政局政府工作报告》
评论功能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