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群众性文艺活动计划 2篇

&bsp;

&bsp; &bsp;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努力营造创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根据州市政府对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此方案。 &bsp;&bsp;一、指导思想:寻范文上p &bsp;&bsp;以&ldqu;xxxx&rdqu;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ldqu;创平安和龙、建和谐社会&rdqu;主题,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各单位自编、自演、自筹经费、文化部门指导为主,弘扬主旋律,凝聚人心,振奋和龙精神,以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我市的中心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bsp;&bsp;二、活动形式 &bsp;&bsp;今年全市群众性文艺活动要以广场表演、民俗舞表演、业余文艺汇演、大型广场集体舞表演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活跃乡镇、厂矿、校园、军营、社区等基层文化活动为重点,把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把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同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迎接和召开全州民俗博览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bsp;&bsp;、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这个文化阵地,精心设计适合广场表演的各类文化活动,诸如采取业余歌手大赛、服装表演、民俗娱乐、健身表演等形式,充分展示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以广场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艺术性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提升广场文化的品位和辐射力。今年广场活动在总结去年活动的经验基础上,要求各乡镇也要组织参与,来充分表现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加大对农村群众的文化辐射力度。 &bsp;&bsp;2、和龙市职工、农民业余文艺汇演。各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党委、州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部分民营企业组队参加文艺汇演,每个代表队排演至少30分钟文艺节目。汇演分职工农民两组进行,并调选优秀节目组成和龙市代表队参加全州业余文艺汇演。系统企业组代表队有:公安局代表队、卫生局代表队、金融系统代表队(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行、建行、农信社、城信社、农发行、银信社等)、财税系统代表队(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邮电系统代表队(通信公司、移动通信、联通公司、邮政局)、保险系统代表队(人寿保险、财险)、电业系统代表队(供电局、农电局)、市直机关党工委代表队、工商局代表队、建设局代表队、林业局代表队、海清公司代表队、天池工贸公司代表队、交通局代表队、教育局代表队、水利局代表队、国土局代表队。乡镇街道组代表队有:东城镇、头道镇、西城镇、八家子镇、福洞镇、龙城镇、南坪镇、崇善镇、文化街、光明街、民惠街。表演形式有声乐类(独唱、重唱、大合唱)、舞蹈类(独舞、双人舞、集体舞)、戏剧曲艺类(小歌剧、相声、快板、小品、杂技、三句半)、器乐类(独奏、合奏)等节目形式自选,以原创节目为主,音乐伴奏限为盒式录音带及现场伴奏。 &bsp;&bsp;3、全市民俗文化表演比赛。市政府要组成一支200-300名演员的民俗表演队进,做好参加全州的民俗表演活动及xx届州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准备。 &bsp;&bsp;4、大型广场集体舞表演。组织教育、街道系统3000余人排练大型广场集体舞参加全市农民职工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市文化馆要做好舞蹈的创编、辅导、排练、场地安排等各项工作,各参加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排练演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时间安排 &bsp;&bsp;5月22日-9月8日,全市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每周举办2次。举办活动当晚7:00开始至8:30结束。和龙市区计划文艺演出20场,电影放映、民俗表演、秧歌比赛、健身表演、老年交际舞、服装展示等文化活动20常乡镇广场文化活动6常共56常如遇天气变化,活动将择日举行。 &bsp;&bsp;8月6日,在市影剧院举办全市业余文艺汇演系统企业组演出。 &bsp;&bsp;8月7日,在市影剧院举办全市业余文艺汇演乡镇街道组演出,并评选优秀节目,组建全市业余文艺演出代表队。 &bsp;&bsp;8月5日组队赴延吉市参加民博会开幕式全州民俗舞表演。当晚在延吉市主要街道举办民俗舞巡街表演。 &bsp;&bsp;8月7日,在市人民体育场举办全市农民、职工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大型集体舞。 &bsp;&bsp;8月26日,和龙市业余文艺演出代表队参加全州业余文艺汇演,汇演当晚在时代广尝金达莱广场举办汇演节目精品演出,并在延边电视台进行专题展播。 &bsp;&bsp;8月27日,和龙市民俗文化表演队参加在延吉市人民体育场举行的全州第xx届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bsp;&bsp;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bsp;&bsp;l、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要把文化活动作为展示本单位整体形象,检阅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职工整体文化素质、精神风貌的窗口,与当前开展的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完成分配的任务。 &bsp;&bsp;2、要广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作用,使文化活动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抵制歪理邪说、封建迷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bsp;&bsp;3、各单位在活动中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准备排演政治思想性强、艺术水平高,具有较强教育、感召力的新节目参加演出。 &bsp;&bsp;4、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对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使文化活动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bsp;&bsp;5、市文化馆担负演出活动的组织、协调、配合、辅导工作,以及提供灯光、音响等演出设备;公安、消防等部门负责安全保卫、消防工作;市电业部门负责演出用电工作;卫生、交通、城建、工商等部门做配合工作,确保各项活动正常进行。 &bsp;&bsp;五、组织领导 &bsp;&bsp; ;&bsp;成立全市群众性文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bsp; &bsp; 2篇 &bsp; &bsp; &bsp;为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香坊区承担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区整体文明程度,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根据《哈尔滨市202&dsh;20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规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香坊区202&dsh;204年行动规划。 &bsp;&bsp;一、指导思想 &bsp;&bsp;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ldqu;三个代表&rdqu;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认真贯彻省十一次、市十三次党代会和区委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总体要求,坚持科学统筹,标本兼治,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坚持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坚持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努力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区和现代文明区的目标,全面实现香坊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bsp;&bsp;二、工作目标 &bsp;&bsp;经过三年的扎实创建,使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把香坊区建设成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特色明显、产业结构合理、现代信息发达、科技人才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区和文化产业发达、城乡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人口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区。 &bsp;&bsp;&dsh;&dsh;经济持续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bsp;&bsp;&dsh;&dsh;文化健康向上。文化强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文体设施日趋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渐成风尚。 &bsp;&bsp;&dsh;&dsh;环境优美宜人。城区环境实现&ldqu;净化、绿化、亮化、美化&rdqu;,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环境整洁率、道路平整率、环保达标率、绿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污染、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市民对城区环保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bsp;&bsp;&dsh;&dsh;秩序优良井然。城区公共秩序综合整治有力,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诚信规范。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市民公共文明行为进一步养成,公共场所秩序明显改观。 &bsp;&bsp;&dsh;&dsh;服务优质规范。城区服务设施规范完善,基本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窗口单位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做到诚实守信、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群众满意放心。市民对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和p第一公文网网行业风气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bsp;&bsp;&dsh;&dsh;社会和谐进步。城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秩序安全稳定。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障,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城区文明程度和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bsp;&bsp;三、主要任务 &bsp;&bsp;按照《哈尔滨市202&dsh;20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继续加大创建力度,着力实施五大工程,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实现创城工作目标。 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要求,根据我区现实创建基础,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bsp;&bsp;(一)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bsp;&bsp;、进一步加强干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加强理论宣传队伍和宣传阵地的建设,健全和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加强干部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形势政策、法制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定期对干部进行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综合素质培训。扎实推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不断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广泛开展&ldqu;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rdqu;创建文明机关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机关自身建设。 &bsp;&bsp;2、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决策责任制度和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及时更新维护政务公开目录,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提升香坊区委、区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全面推行&ldqu;八项制度&rdqu;,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推行&ldqu;一表制&rdqu;,合理简化审批手续,着力推进大项目跟进监督、民生服务监督、效能问责监督、征地拆迁管理监督、执法行为监督,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bsp;&bsp;3、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扎实推进&ldqu;责任型、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rdqu;政府建设,开展以&ldqu;凝神聚力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rdqu;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大行政监督力度,加强人大对&ldqu;一府两院&rdqu;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注重发挥政协、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以及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力推进廉政建设,加大纪检、监察部门对公务员违纪违法行为的追究和处理力度,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均达90%以上。 &bsp;&bsp;(二)创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bsp;&bsp;、抓好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援助。认真实施&ldqu;六五&rdqu;普法规划,以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ldqu;六进&rdqu;活动为载体,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强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做到带头学法守法、文明公正执法。充实完善区法律援助中心和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设法律服务热线,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bsp;&bsp;2、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无重大侵权违法案件的发生。认真做好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在2起/万户以下。残疾人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遗弃、虐待、侮辱等)投诉率在5起/万户以下。 &bsp;&bsp;3、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社区、机关、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推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社区选民参选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物业管理站的职能作用,对新建居民小区依法实施物业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在旧有居民小区推行物业管理。 &bsp;&bsp;(三)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bsp;&bsp;、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确保市民对政府诚信满意度达到90%以上。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完善网络查询系统,打造有利于诚信企业发展的&ldqu;绿色通道&rdqu;。 &bsp;&bsp;2、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投诉和处理机制,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价格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确保无恶劣影响的重大案件发生。加强对审批、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教育管理力度,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和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bsp;&bsp;3、全面提高&ldqu;窗口&rdqu;行业服务质量。以&ldqu;文明、诚信、优质&rdqu;为目标,继续深化&ldqu;提升服务质量,争做文明使者&rdqu;主题活动。深入开展&ldqu;文明服务示范点&rdqu;评选活动,建立公示制、承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公开办事标准、程序和时限,确保&ldqu;窗口&rdqu;行业服务规范、诚信守法,行业风气满意度达85%以上。继续开展&ldqu;百城万店无假货&rdqu;、&ldqu;货真价实满意店&rdqu;等活动,引导全区商业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bsp;&bsp;(四)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bsp;&bsp;、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夯实全民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倡导公民自觉遵守&ldqu;爱国、敬业、诚信、友善&rdqu;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进市民学校建设,80%以上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深化&ldqu;我们的节日&rdqu;主题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等全民读书活动,重视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无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 &bsp;&bsp;2、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国民教育,确保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标准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普及优质高中阶段教育,打造职业教育新品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国民教育的投入,人均教育经费支出450元以上,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达到75%以上。 &bsp;&bsp;3、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在城区文化建设中重点打造开埠历史、异域风情、湿地休闲、工业旅游、红色记忆、亭园建筑六个文化品牌。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确保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到00%。实现文化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定期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快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达到二级标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95%以上。广泛开展&ldqu;文艺下乡&rdqu;、&ldqu;月读一书&rdqu;等群众文化活动,完善活动场所与阵地建设,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 &bsp;&bsp;4、积极发展体育事业。落实《哈尔滨市市民健身条例》和&ldqu;全民健身实施计划&rdqu;,进一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社区、乡镇基层体育设施,达到每个街道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08平方米;进一步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包片辅导制度,建立区、街道、社区各级体育组织并经常开展活动,每千人拥有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广场体育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达60%以上。 &bsp;&bsp;5、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进一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每年举办全区性科普教育活动不少于3次;加大科普投入,落实科普活动专项经费,80%的街道、乡镇有科普活动场所;壮大科普队伍,定期开展全区性科普志愿者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sp;&bsp;6、规范市民文明行为。实施&ldqu;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rdqu;市民文明素质3年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不断深化以遵守公共场所道德、遵守交通秩序、维护公共设施和倡导人际互助为重点的市民文明行为教育;充分发挥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农民工学校、社区活动中心、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以党政机关干部、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力整治交通秩序,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推行禁烟工作,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bsp;&bsp;7、弘扬社会道德风尚。进一步完善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政找范文就来p策、法规和活动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赞同与支持率达90%以上;积极开展慈善捐赠、帮建帮扶、种绿护绿、捐献骨髓器官等社会公益活动,发挥党政机关带头作用,引导市民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市民认同率和参与率;深入开展&ldqu;发现身边感动,争做香坊好人&rdqu;活动,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引导市民学习道德模范,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倡导和谐人际关系,社会各界对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结果的认同率和市民的知晓率均达80%以上。 &bsp;(五)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bsp;&bsp;、完善&ldqu;三结合&rdqu;教育网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形成&ldqu;三位一体&rdqu;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有机融合。 &bsp;&bsp;2、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ldqu;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dqu;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道德体验和行为养成。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乡村少年宫建设,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依托中小学校网络教室和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利用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校外活动。 &bsp;&bsp;3、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开展净化网络、整治网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行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管理。严格控制网吧总量,建立网吧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和管理制度,落实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达到00%。深入开展文明上网活动,在网吧、学校、家庭、社区大力推广绿色上网软件,定期开展打击互联网淫秽色情和低俗之风专项整治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市民对网吧行业形象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和整治,严厉打击制作传播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无证照经营出版物等违法行为,形成&ldqu;扫黄打非&rdqu;长效机制。 &bsp;&bsp;(六)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bsp;&bsp;、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认真贯彻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人均GDP水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长率和贡献率大于GDP增长率,研发(R&p;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大于5%,国际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大于42%,居民恩格尔系数小于35%。 &bsp;&bsp;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街道的改造,建设特色街路,建设好啤酒广场,完善高丽一条街,改造三大动力路、菜艺街、珠江路,建设大庆副路步行街、凯旋步行街。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重点实施公滨路、哈成路、三合路等道路打通工程,加大道路维修改造力度,不断优化路网结构。加大庭院、广场改造力度,彻底改造旧有居民庭院,建设几个高标准广场和标志性景观,持续优化群众居住和出行环境。做好灯饰亮化工作,要立足于特色化、艺术性、高品味和长期性、固定化,着重于楼体亮化,重要街道要实现全部亮化,街路亮化要形成风格,并注意街路之间的差异性。 &bsp;&bsp;3、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ldqu;三优&rdqu;工程,加快&ldqu;数字城管&rdqu;建设,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机制,健全落实城市各项管理法规。重点加强对主要街路和重点地区面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沿线、铁路两侧、&ldqu;三沟一河&rdqu;的整治。整顿公共场所秩序,杜绝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现象;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实施&ldqu;交通秩序治理工程&rdqu;;确保城区一、二类街路和重点地区达到整洁优美、沿街商业管理规范、交通站点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城区三、四类街路和背街小巷、居民庭院达到净化、美化和亮化。 &bsp;&bsp;4、加强医疗与公共卫生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每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至少拥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确保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率达80%以上。加强卫生从业人员管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ldqu;五病&rdqu;调离率00%;实施&ldqu;健康香坊&rdqu;行动,提升群众健康生活质量,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计划生育率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93%、74(岁)以上。 &bsp;&bsp;&bsp;5、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达00%,城镇登记失业率和零就业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低于上级年度控制目标。落实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四环路内棚户区改造,彻底整治铁路沿线危棚房,全部建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社区。 &bsp;&bsp;&bsp;(七)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bsp;&bsp;&bsp;、大力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不断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及居民小区的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善城市消防设施,完好率达00%;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和治安辅助力量配备,进一步提高城区单位和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和领导问责制,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重点加强交通、消防、生产安全和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市民对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满意度达75%以上。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诚信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全面开展安全生产&ldqu;三项行动&rdqu;,加强安全生产&ldqu;三项建设&rdqu;,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控制在上级控制指标以内。 &bsp;&bsp;&bsp;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ldqu;平安哈尔滨&rdqu;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ldqu;平安香坊&rdqu;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做好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及时查处网上违法有害信息和违法网站。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领导责任,进一步提高城乡治安防范水平。加强基层综治工作,基层组织健全,作用发挥良好,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大力度,集中排查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有效打击整治&ldqu;黄赌毒&rdqu;等社会丑恶现象以及社会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发生,群众的安全感达85%以上。 &bsp;&bsp;&bsp;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社会管理利益诉求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协调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维护稳定工作格局;坚持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防犯和处理邪教活动,无邪教人员的&ldqu;四类&rdqu;案件和事件发生。 &bsp;&bsp;(八)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bsp;&bsp;&bsp;、扎实推进生态型园林城区建设。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强化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大面积改造和拓展公共绿地,力争到204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35%、3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于8平方米。 &bsp;&bsp;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90%以上。推进工业&ldqu;三废&rdqu;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率和医疗危险废弃物处置率分别达85%、00%、00%;建立重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大力推进以治理污水、废气、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处理率、水环找范文就来p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00%,彻底消灭劣V类水体;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确保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大于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于30天,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开展共建&ldqu;绿色家园&rdqu;主题系列活动,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环保宜居社区、绿色学校、生态乡镇、生态村等。&bsp; &bsp;&bsp;&bsp;3、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实施退耕还林、绿色通道、乡村绿化等工程,建立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生态良好的森林生态体系。加大耕地、林地保护工作,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征占用林地定额控制在上级标准内,单位建设用地GDP增幅高于城市GDP增幅。大力规范土地利用秩序,确保每年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小于5%。 &bsp;&bsp;(九)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bsp;&bsp;、加强对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香坊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行业志愿服务工作分会;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制定志愿服务工作规划,扎实推进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总结推广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宣传表彰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bsp;&bsp;2、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和阵地建设。建立区、街道、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各级文明单位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建立志愿服务招募注册登记制度,组织志愿者培训,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区人口比例达0%以上;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档案和志愿服务数据库,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对接。 &bsp;&bsp;3、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开展&ldqu;学雷锋、树新风、冰城文明大行动&rdqu;、关爱&ldqu;空巢老人&rdqu;、关爱&ldqu;农民工&rdqu;、关爱&ldqu;农村留守儿童&rdqu;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洁环境、维护秩序、文明旅游、文明出行、文明餐桌以及关爱弱势群体等各项志愿服务行动,不断普及社会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和支持率达90%以上。 &bsp;&bsp;(十)深入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bsp;&bsp;、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区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落实文明委成员单位责任制,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区文明办工作机构,将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区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加强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完善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军警民共建共育创建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创建活动的舆论、社会监督,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积极完成中央文明办部署的志愿服务、&ldqu;文明大行动&rdqu;、市民&ldqu;道德讲堂&rdqu;等重点工作任务。 &bsp;&bsp;2、深入开展&ldqu;讲文明、树新风&rdqu;活动。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节庆以及重大事件,广泛开展&ldqu;爱国歌曲大家唱&rdqu;群众歌咏活动;开展&ldqu;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rdqu;活动,引导人们做好事、长好心、当好人;组织开展&ldqu;做文明有礼的冰城人&rdqu;活动,大力倡导语言、心灵、行为文明;认真组织&ldqu;我们的节日&rdqu;主题活动。坚持把经典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入节日活动,组织开展&ldqu;中华经典诵读&rdqu;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活动,进一步倡导文明,摒弃陋习。 &bsp;&bsp;3、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活动。强化创建文明城区目标管理,完善创建文明城区的评估表彰和奖励制度,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抓好文明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找范文就来Wdht实现城市社区全部达到一类社区标准,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比例分别大于90%、20%,市民家庭美德的知晓率达80%以上。不断深化&ldqu;邻居节&rdqu;活动,继续推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ldqu;四进社区&rdqu;活动,活动覆盖率达80%以上。 &bsp;&bsp;4、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严格服务规范,建立有效机制,坚持从持证上岗、文明用语、服务承诺、投诉处理等细节入手,倡导微笑服务、便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实现&ldqu;窗口&rdqu;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全覆盖。坚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强化对文明单位的社会监督;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bsp;&bsp;5、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ldqu;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rdqu;为总要求,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抓好各级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继续开展&ldqu;三下乡&rdqu;、&ldqu;婚育新风进万家&rdqu;、&ldqu;快乐农家&rdqu;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集市、&ldqu;星级文明户&rdqu;和文化广场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bsp;&bsp;6、积极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加大创城活动宣传力度,在城区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创城宣传公益广告牌,数量占广告总数20%以上。坚持开展学习先进活动,注重培育、宣传先进典型。深入开展网上培训、网上调研和网上文明创建活动,扩大网络志愿者队伍,不断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域。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达到85%以上,入户调查零拒访。 &bsp;&bsp;四、实施步骤 &bsp;&bsp;按照全市&ldqu;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力争实现目标&rdqu;的工作要求,举全区之力,真抓实干,为我市力争204年进入&ldqu;全国文明城市&rdqu;行列做出积极贡献。 &bsp;&bsp;、启动阶段(202年5月&dsh;2月):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好工作基础,迎接第一次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一是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差距,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香坊区202&dsh;204年行动规划》。组建创城指挥部,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建立和完善创建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坚持将督导检查贯穿创建的全过程,重点督办,强力推进。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对全区创城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利用各种媒体和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大力营造舆论氛围,调动全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城的积极性。三是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将每项创城工作任务分解到区直各部门、各单位,明确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的工作责任。组织牵头部门、责任部门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对照测评指标制定工作方案,在巩固创建工作成果基础上,明确整改任务、措施及完成时限。四是迎接测评,实施整改。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迎接市创城办模拟测评,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对能够在年内解决的问题着手进行整改达标,对于需要综合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区创城指挥部总体协调解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迎接国家测评奠定良好工作基础。 &bsp;&bsp;2、提档升级阶段(203年月&dsh;2月):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整改,迎接第二次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一是全面排查,迎接测评。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迎接市创城办第二次模拟测评,力争测评成绩排在全市前列。二是突出重点,集中整改。对照国家测评体系A级标准项目,进行全面自检自查,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对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和自测中不达标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集中实施整改。三是督导检查,提档升级。区创城指挥部督导检查组定期深入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城区和单位指导协调创建工作,对尚未达到A级标准的项目,实施重点督办、专项推进。 &bsp;&bsp;3、巩固成果阶段(204年月&dsh;2月):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扩大成果,迎接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一是突出重点,迎接测评。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迎接国家统计局哈尔滨城调队综合测评。二是针对难点,专项整治。针对综合测评和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实施专项整治。三是查遗补漏,巩固提高。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认真排查遗漏问题,对不达标项目集中抓好整改。四是全面验收,迎接检查。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香坊区迎检实施方案》,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各自迎检计划,做好迎接国家文明城市考核组来我区考核测评工作。 &bsp;&bsp;五、保证措施 &bsp;&bsp;、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全区创城工作的领导,区委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香坊区指挥部,负责全区创城工作的规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测评迎检工作。指挥部下设两个办公室和十个工作推进组,具体负责创城的组织实施工作。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ldqu;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创城工作&lsqu;一岗双责&rsqu;&rdqu;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分解责任,分级负责、分工负责,做到部门有目标、领导有责任、层层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形成&ldqu;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军群齐抓共管、创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rdqu;的创建工作格局,确保创城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bsp;&bsp;2、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充分整合社会宣传资源,利用各种有效形式,深入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创建主题宣传活动。要层层召开动员会,积极组织市民为创建工作建言献策,营造人人找范文就来WDWht关心创城、人人支持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迅速在全区掀起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热潮。运用各种有效载体,积极搭建市民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创建活动平台。 &bsp;&bsp;3、建立健全督导巡查机制。建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对标、台账、调度等制度,有效督导检查各单位工作进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城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完善对各责任部门创建工作综合考评,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专项考评,加强创建工作巡查力度,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 &bsp;&bsp;4、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指导、督促、检查创建工作,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创建工作情况。建立健全群众性社会监督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创建工作情况,疏通民意渠道,及时处理市民投诉。对创建工作存在问题和新闻媒体曝光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跟踪督办整改。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3-11-21 17:03:53
上一篇:2013年浅谈员工持股计划
下一篇:xxx企业管理小组2014年工作计划
网友评论《2014年群众性文艺活动计划 2篇》
评论功能已关闭